我国科研团队研发出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记者赵旭)续航能力关乎无人机的国科“生命力”,太阳能供能是研团实现无人机长时续航的重要路径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自主开发的队研AG超玩会入口新型静电电机,成功研制出仅重4.21克的发出太阳能动力微型无人机,实现纯自然光供能下的太阳持续飞行。相关成果7月18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力微
太阳能驱动大型无人机飞行已不是型无新鲜事,然而如何借太阳能驱动微型无人机一直是人机业界难题。当前无人机通常采用传统的国科电磁电机作为发动机部件,尽管目前太阳能电板转化率偏低,研团但大型无人机可装载大面积太阳能电板,队研以提供足够动能;于微型无人机而言,发出电磁电机在微型化后转速上升、太阳AG超玩会入口发热增高,力微能量转化率急剧下降,型无同时由于机身无法承受大面积太阳能电板负重,导致其无法飞行。
走进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实验室,记者看到,这款微型无人机翼展约20厘米,底部装有两片仅不到半个巴掌大小的普通太阳能电池片。它如何实现飞行?
“关键是动力系统。”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漆明净说,首要考虑让动力系统减少热量损耗,使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的电能高效转化为动能。团队创新性提出一种新型静电驱动方案,研制出转速低、发热少、效率高的微型静电电机,实现微型飞行器在纯自然光供能下的起飞和持续飞行。
漆明净介绍,静电电机之所以能减少发热,是因为静电具有高电压、低电流的特性,电流越小,发热越少。“跟冬天穿衣服时的静电原理一致。衣服上静电的电压能达到上千伏甚至上万伏,但由于电荷少、电流小,产生的电功率小,对人体几乎无影响。”他说,团队专门研制出仅重1.13克的超轻质高压电能变换器,将太阳能电池片产生的电压从4.5伏左右提高至9000伏,打造出静电系统。
“太阳能微型无人机可实现长航时飞行,未来进一步开发后,有望在应急救援、狭窄空间检测等场景中应用。”北航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教授闫晓军说。
- ·夏凤俭与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耿海波座谈
- ·丘成桐做客第二期“浦江科学大师讲坛”,畅谈中国数学的现状与未来
- ·梅州市第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一批人事任免事项
- ·持续更新丨五华琴江洪水蓝色预警解除,今天梅州仍有阵雨局部中雨
- ·外交部:敦促加拿大为中加企业开展正常贸易和合作提供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环境
- ·献礼110周年校庆!东山中学校董会副董事长罗活活现场捐赠110万元
- ·金融赋能百千万工程!梅州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20.43%
- ·首段冲出“正负零”!梅州市医学科学院大楼工程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 ·埃及观光潜艇沉没事故已致6死21伤 遇难者均为俄罗斯籍
- ·反对浪费践行光盘行动!梅城商家推行“小份菜”等倡导节约用餐
- ·中超揭幕战定了!15日晚,梅州客家客场对阵北京国安
- ·稍安勿躁!7日起降雨趋于结束
- ·高温下的坚守,致敬一线上的环卫工作者
- ·中超揭幕战定了!15日晚,梅州客家客场对阵北京国安
- ·把脉莫测风云 预知晴雨冷暖——记“梅州好人”、梅州市气象局生态与农业气象中心主任罗碧瑜
- ·清明时节 青粄飘香!来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