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壮大职业农民队伍丨一号文件系列评④
▲点击图片进入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专题
在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上,文件强调,需壮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大职以小农户为基础、业农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民队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号文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列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
粮食安全是谁来种地九游关乎十四亿人吃饭的民生大计。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上着墨颇多。解决件系而确保粮食安全,问题伍丨关键要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壮我国虽然是大职个农业大国,但农业人口却在急剧减少。业农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都外出打工,劳动力“青黄不接”、农业生产“后继无人”的情况,在各地相当普遍,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因此,鼓励和支持年轻的农民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是当前和今后做好“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特别是,培养和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引领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是重中之重。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包括生产型职业农民、服务型职业农民、经营型职业农民三种。此前据媒体报道,近两年来,陕西已有266人获得“高级职业农民”称号;浙江有43人分别获评高级农艺师、高级畜牧师、高级兽医师和高级工程师。表明农民不仅是个“新职业”,而且是个“好职称”。特别是,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已培育各类新型职业农民1400万人,到2020年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已达到2000万人,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推进粮食生产和农业现代化的领头雁。
事实上,早在2014年11月,中办国办印发意见,要求“开展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不仅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的角色定位,使农民由过去的“身份化”,向现在的“职业化”转型,而且为今后农民的职业化道路及现代化农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可以预料,当农民成为一种职业,新的理念、经营知识等,将会培育和造就数以亿计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返乡入乡创业的先锋队,成为带动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的有力生力军。
因此,解决“谁来种地”问题,需壮大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农民职业化,直接对应的是职业的美誉度、优越性和感召力,这一方面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一方面也需要社会各方的认同和接纳。因此,我们在构建和完善农民职业化相应制度设计的同时,应坚持不懈地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扩大投资和消费都要把重点放在农村。特别是,要更加注重提供充分的就业、医疗、养老等保障,解除新型职业农民后顾之忧,感召和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成为新型职业农民,成为推进粮食生产和乡村振兴的“原动力”。
【作者】张西流,时评人
【来源】南方农村报
- ·国台办:解放军联合演训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
- ·20日晚梅州客家VS上海海港,全票售罄!请提前进场哦!
- ·探索科技奥秘 点燃科学梦想!2023年梅州市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举行
- ·20日晚中超上演焦点战!梅州能否破海港不败金身?
- ·沈阳一综合楼发生火灾,2名消防员牺牲
- ·梅州:5金2银2铜!广东省第十届中国民族器乐大赛总决赛,成绩单出炉!
- ·广梅园招商引资再传捷报!总投资7亿元的两个产业项目签约落户
- ·重大进展!梅龙高铁何公塘隧道贯通!
- ·国家税务总局去年对169名网络主播开展检查 累计查补收入8.99亿元
- ·梅州10名政务服务监督员正式“上岗”!
- ·周知!5月26日梅州市妇幼保健院将整体搬迁,新地址在这...
- ·2023年梅州市防灾减灾知识进社区活动,今天走进这里!
- ·广东高品质睁开大会分论坛聚焦“百万万工程”,同谋县域睁开
- ·机动车违规横穿斑马线屡见不鲜,梅城市民望有关部门加大整治力度
- ·便民!粤港直通巴在梅州新增两个站点!附时间表→
- ·开展百日行动 保障交通安全丨华南大道频现车辆逆行现象!梅城市民希望交管部门加强整治